给老师的建议书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我们可以使用建议书的机会越来越多,建议书是就某项工作提出某种建议时使用的一种常用书信,要求具体明确,有针对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建议书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给老师的建议书,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给老师的建议书1敬爱的老师:
您好!
六年的学习生活快结束了,感谢您六年来对我们的谆谆教诲,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您两鬓的白发也长出来了,但我在此还是想给您提一个建议--平时多笑笑。
众所周知,笑对人体是有好处的,加上您最近也不打人了。同学们也不至于见着您就像老鼠见着猫一样。
记得有一次,您正在给我们上课时,您问我们:班上有哪些同学认为老师是尊重大家的意见和建议的呢?班上竟然没有一个同学认为您是尊重大家的意见和建议的,都认为您在平常不管什么事都是自己决定,一点也不注意我们的想法。又不太爱笑,同学们有时想跟您交谈或想向您问问题时,想了想后又都不敢去找您了。您听后便对着我们笑了笑,说:"老师以后一定改。"同学们的心情便开朗了许多。
好了,我在此衷心希望您在平常能够多笑笑,向您平时那板着脸的表情说再见吧!我相信,只要您在平时多笑一笑,让我们敢和您一起沟通、一起游戏,上课时的质量一定会更好。同时,我们爱戴您,也会像爱戴我们自己的母亲一样。 祝您笑口常开!
您的学生:王向川
给老师的建议书2曾老师,您好:
这个暑假,我在网上找到一个绿色,叫“”。它是湖北省教育局办的。网站的特点就是师生互动,各叙己见。只要你把作文投上去,大家都可以帮你点评打分,你也可以帮别人点评,就在这热热闹闹的环境中,使我收获不少,也爱上了作文。
而且,我觉得在这个网站,有许许多多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中小学生,他们的作文水平都十分高,又是一个非常谦虚热情的群体。为什么在这儿,同学们都那么热爱作文呢?更难得可贵的是,他们的作文都写的非常自信,就像在玩儿似的。不像在我们班里,有大多数同学都害怕写作文。就算被逼而写出来了,也只是几句千篇一律的话,构思不新,语句不新,题材不新,几乎停留在二、三年级的写活水平上。这怎么是好呢?
我觉得学生只靠老师平时布置的课堂作文是不够的,写作文是靠博览群书、细察生活、积累素材的,但更重要的还是要我们多写多练,特别是要培养同学们对写作文有兴趣,要让同学们自己主动想去写,让同学们有感而发,这样才能提高作文水平。所以,我想提个建议,是不是我们班也可以成立一个作文兴趣小组,比方说“绿太阳文学社”之类的。
但是,我是个性格内向的女孩,胆子小,组织能力差。所以希望曾老师能够帮助我成立这个小组,让爱写作的同学们都来参加,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促进,使大家的作文水平有所提高。然后让同学们把作文投到网上去,让同学们结识更多的作文爱好者。通过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从而提高我们班的作文水平。
曾老师,不知道我的建议是不是切合实际,请老师决定。
你的学生:趙 近
200X年9月20日
给老师的建议书3老师:
开学第一周,老师们学习了《新教师教育标准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通过听课发现,老师们都渗透了新课改的理念,努力尝试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过在实施过程中还是有些问题。站在打造高质课堂的角度,我给老师们提出以下五条建议:
一、 尽量把课本知识操作的简单、易学
国家的统编课本是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适应孩子不同学段的年龄特点编制出来的,根本上是我们的每一名学生都能接受并能学好。可是为什么有的学生学习课本知识象学天书一样,为什么有很多的孩子学习跟不上?其中的本质理由不在学生,主要的取决于老师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优秀的老师不用怎么说,就能让所教的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优秀的老师具有的宝贵品质就是把知识操作的并不是那么难,让学生学起来觉得很容易。设法让我们的孩子喜爱学习、喜爱在自己的班级学习、喜爱跟着您学习,把这一条当做我们责无旁贷的义务吧!
二、尽量把教学目标设计的清晰、明确
精彩的生成来源于精心的预设, 成功的一半在于良好的开端,这更突出了把教学目标确立好并展示好的重要性。这要求我们的老师尽量把定向做的简捷、清晰,让每一名学生都心里清楚、明确。课的开始使学生认识到求知的重要,唤发起求知的欲望,这样的课肯定会越上越好。
三、尽量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
传统的课堂之所以落后,关键是教师完全依赖教案,课堂上讲授太多,这样的老师目中无人,或者把所有的学生看作一类人。课改的中心思想是以人为本,充分挖掘每一名学生的潜能,让每一名学生都有自己最大的收获。尽管我们还不能做到极致,但这是我们课堂教学所追求的理想。所以老师们要充分做好课后的反思,我们的课堂里尖子生是不是飞了起来,中间层次的学生学得是否舒适了,成绩落后的学生进步了多少,当然先把第三条当做评价自己的课堂效果的底线。
四、尽量让学生提出课堂中的问题,然后把问题交给学生解决
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称得上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中心,做到了课堂的科学与民主,这才是真正的课改。问题是老师提出的,问题的意义就逊色很多,问题是老师解答的,问题的实效就接近于零。学生学到脑子里的知识大多是自己悟出来的,即使是通过老师讲的,最后也需要学生自己内化,这样倒不如把一切尽可能的交给学生,让他们自主、探究、再合作,这才是新课改提倡的学习方式。当然这对老师的要求高了许多,真的需要老师好好向教育名家学习,名家的方法的的确确非常宝贵,因为他们都能够高屋建瓴地审视教育发展的规律。
五、尽量在课堂上就着手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和良好的习惯
我们对学生有很多的规范、守则与要求,这不能仅仅是在课外所做的,相反在课堂上的表现是最多的,很多老师对这一点重视不够,比如让学生规范坐姿站姿书写姿态,让学生用普通话,让学生大大方方地说话,让学生真诚地与老师同学交流,让学生在讲台上去讲,让学生提出老师想不到的问题,让学生比老师讲得还好,让学生写的字比老师还好……很多很多完全是在课堂上就去做的。培养出超过老师的学生,是老师的荣幸,更是老师最大的幸福!
建议人:xxx
10月4日
给老师的建议书4猎狗们都很高兴,大家都努力去达到猎人规定的数量。!老师您辛苦了。"我边啜泣边大声 ……此处隐藏7832个字……二是母语教育环境的特殊性,生活处处时时都可以学习母语;三是应该以语文实践为主,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
"大学"不可少
语文是一种文化,是和人的生命、心灵、生活密不可分的文化。但长期以来,语文课程性质定位不准,造成了人文价值的失落,教学脱离生活实际、学生不爱学习语文、语文教学低效多耗等问题。
"根据对语文课程性质与地位的理解,以及课程改革的新理念,经过综合、梳理,总目标归纳为十条,这十条并不是随意排列的,有一定的逻辑顺序。大致而言,前五条目标从语文素养的宏观方面着眼,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与过程和方法两个维度上有所侧重。""后五条从具体的语文能力培养方面着眼,侧重在知识和能力这个维度。"这样,在课程目标中准确而恰当地落实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的课程性质的定位,也保证了语文课程思想性的地位。
语文课程中的人文性包括三层意义:第一是追求自由的精神,即强调个人的自由与尊严,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自由与自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反思和怀疑批判的精神。第二是强调每个人独特的生命价值,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第三是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拓展及深化学生的精神领域。
长期以来,学生常常被置于从属的地位,处于被动的状态。即使在很多优秀的课例当中,在热热闹闹的课堂气氛下,是教师对学习主体的漠视,是教师自我风采的展示!课堂气氛较以往变得喧嚣热闹了,以为这就是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张扬了学生的个性,以为这就是新课程、新理念所带来的充满生命活力的新课程的挖掘,而这种抛开语言文字本体,忽略语言学习的倾向,恰恰是舍本逐末、喧宾夺主的做法,是虚化语言文字学习的表现。所谓"小学"与"大学"是相辅相成的,没有了"小学"又哪来"大学"?语文是融合了"小学"与"大学"的学科。因此,我们在语文课堂上不可丢掉"小学",亦不可舍去"大学"。 "小学"与"大学"的圆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学过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过程,是互相渗透、相互促进的过程。也就是,在"小学"与"大学"互相融合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掌握最基本的学习方法,从
而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并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小学"只有与"大学"相统一,语文才能焕发强大的生命力;"大学"只有以"小学"为基础,语文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源远流长,发挥育人的作用。语文素养就是在"小学"与"大学"的统一和融合之得到发展的。
课程教学目标是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其中,前两个综合维度体现"小学",后一个维度体现"大学"。三个维度的互相渗透、融为一体,就是"小学"与"大学"统一的体现。因此,我们不可以将"小学"与"大学"作为两种完全不同的教学形式,即使同一堂课,"小学"与"大学"也是互相渗透,互相融合,共生共存的。
具体到操作层面上来讲:从教师的角度看,如何发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如何在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应采用什么教学策略来促使"小学"与"大学"相融合,何谓两者圆融的最佳状态和最佳效果,采用什么样的评价标准;从学生的角度看,应具备什么态度、情感对待"小学"与"大学",怎样处理教学的统一要求和个人的独特感悟、体验、理解的关系,如何通过探究活动,透过语言文字的表层去体会语文的人文精神、理解语言文字中蕴含的人文特征,这些问题都应当成为教师思考的关键。
给老师的建议书14亲爱的老师:
您好!
从一年级开始,我们班的英语成绩一直不太好,尤其是发音、语法和作文一直是大家的弱项。
全年级都是同一个英语老师,为什么我们班的英语成绩比别的班差呢?因为大部分同学对英语老师留的作业只是应付性地完成,而且从不翻看任何英语读物,这样下来,英语成绩就肯定不好了。
针对这种情况,我建议:
1、班里设立一个英语角,让同学们多读英语读物,这既可以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又可以为写作文积累素材。
2、在班里开展一帮一的活动,这样英语成绩好的同学就能根据英语成绩差的同学的具体水平进行辅导,从而快速地提高成绩。
3、同学之间互相监督,英语课上认真听讲。如果有不认真听讲的,就要及时向老师汇报。
4、课堂上争取让每个同学都能回答问题,如果发音不准,老师可以及时纠正。
如果您能接受以上四点建议,我相信在全班同学的配合和努力下,我们班的英语成绩一定会提高的。
希望您能采纳我的建议!
祝您身体健康,天天快乐。
给老师的建议书15敬爱的老师:
您好!
老师敢于承认也有不懂不会的,这是一种美德。我上初中时,由于英语老师短缺,代我们班英语课的是一位生物老师。第一次上课时,老师是这样作开场白的:“我不是教英语的,由于英语老师不足,决定由我兼代英语。我一边学,一边教,教到哪里,你们学到哪里。没有教的你们不要问,因为我还没有学。”课后,同学们都议论。有的说英语老师好,没有架子;有的说从来没有老师还有不会的,英语老师真实在。几句纯朴的话,英语老师一开始就贴近了学生,同学们都感到他很亲切,很实在。
一学期结束了。期末考试结果,我们班的英语成绩名列全年级倒数第一。英语课总评前,同学们都议论,准备接受老师的严厉批评。上课了,英语老师带着温和又严肃的面容说:“这学期我们班的英语成绩不好,原因主要出在老师。过去的让他过去吧。下学期我好好学,努力教,同学们积极配合,争取我们的成绩有所提高。”又是几句纯朴的话,打消了同学们紧张心理。据我所知,许多同学都把对英语老师的崇敬之情,全部倾注在对英语课的学习上。
这位英语老师代了我们三年英语,毕业时,我们的英语成绩在全年级六个班中位居上游。
老师在学生面前敢不敢说“我不会”、“我不懂”,说了会不会降低老师的威信?事实上,任何一位老师在浩如烟海的知识面前,尤其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不可能全会、全懂。敢于承认是实事求是、诚实谦虚的表现。这样做,丝毫降低不了老师的威信。相反,会使学生感到老师更诚恳、更亲切,大大缩小了与老师之间的距离,把对老师的亲近之情转移到学习上,学好老师所教的课程。
学生提的问题老师不曾接触过,老师应该高兴,因为这说明学生的知识扩展了;学生问住了老师,老师应该高兴,因为这说明学生学会了捕捉信息的本领装作什么都懂都会的老师,学生是不欢迎的。
老师敢于承认也有不懂不会的,这是一种美德,我们应该在平凡的教学实践中对学生产生人格的熏陶和感染。
建议人:
20xx年2月23日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