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写作 > 观后感

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

时间:2025-03-21 09:49:20
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汇编15篇

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汇编15篇

当看完一部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何不写一篇观后感记录下呢?那么你真的会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1

爱的力量是无限大的———这是我看过《最美孝心少年》所发出的感叹。

这组节目里讲述了十个孝心少年孝亲敬老的典型事例,这十个事例不论看哪个都会让我流眼泪。这十个人中,在我脑海里印记最深的是他——赵文龙。

赵文龙出生在一个平凡的家庭里,突然有一天他的身上发生了不幸——————他的妈妈本来就有脊椎病,谁知屋漏偏逢连夜雨,不久竟然又患上尿毒症。妈妈不想拖累他的爸爸,最终分手了,照顾妈妈的这一份千斤重担落在了当时只有八岁的赵文龙身上。给妈妈看病的医生说过,要给病人补充营养,医生不经意间说的这句话被赵文龙深深地记到了心里。由于钱少,不够买肉,所以他就在上学和回家的路上捡塑料瓶换钱买肉。买回家后自己学着做成清蒸丸子,自己只吃两颗肉丸,却偷偷把剩下的都给妈妈埋在碗底……

为了照顾好妈妈,赵文龙的确付出了很多很多,支撑他一路走来的一定是他发自内心的对母亲真挚的爱与关怀。

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看着屏幕上的赵文龙,我不禁想起了自己……

还记得,有一天家里又该拖地了,爸爸整天在派出所里埋头苦干,连个休息的时间都没有,哎!整个家只能靠我和妈妈打扫了。我们简单分了一下任务:我拖厨房和小餐厅,剩下的地全由妈妈拖。我的直辖范围只不过十平方米,我就觉的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可拖把一拿到手中,呵!真不轻,像一个沉甸甸的铅球,把它立起来不容易,来回拖动更难,才拖了半个厨房我就吃不消,开始大喘气了,家里只有一个拖把,得我用完了妈妈才能用,为了尽早打理完,妈妈开始教我,并帮助我。经过半个多小时的努力,终于完工了,当时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现在想来那可能就是所谓的“快乐”吧。可是现在看来,我做的还远远不够,简直微不足道。

与赵文龙相比,我是幸运的。妈妈说过,我的健康成长就是她最大的安慰。

我想,我会努力的,因为,我心中有爱……

爱,反应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同时,爱也是强大的,相信它会给我勇气和力量……

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2

今天,我观看了《20xx寻找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在上课时只看了一半,回家后,我又在电脑上观看了剩下的。

第一位孝心少年名叫王泽盼,他今年14岁,他的姐姐王娅梅患有先天性残疾,背驼不能走路,今年15岁的她不到1.2米。王泽盼每天背着姐姐走两公里山路去上学,他从头到尾从来没有说过一个“累”字,也从没有丢下姐姐不管,他一味的帮助姐姐上下学。他马上就要转学到阿市中学了,他说了两句话:“我不能放弃她,如果不背姐姐上学,他就没有机会上大学了。只要你想读书,我一直会背着你上学,陪你上大学!”听了这两句话,我感动得流下眼泪。我感受到了王泽盼对姐姐的那种责任心和不愿丢下姐姐的坚定。

第二位孝心少年名叫索朗曲珍,来自西藏拉萨堆龙德庆县,她今年14岁。她住在SOS儿童村,照顾6个弟弟妹妹与181个孩子为伴。她虽然失去了双亲,却撑起一个更大的“家”。索朗曲珍也说过一句话:“感谢爷爷奶奶把我养大,感谢妈妈给我家庭的温暖,感谢我的老师让我学会了知识。也感谢社会上的所有爱心人士让我重新过上了更好的生活,等我长大了我也会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让他们也像我一样获得帮助。”是啊,一个人获得的帮助,对他来说是一个报答。

……

一共有10位孝心少年,在这十位中让我记忆最深的是黄海宁姐姐,她的父母工作忙,没有时间照顾爷爷、奶奶、姥姥和姥爷,所以,照顾4位80多岁高龄的老人这个重任就担在了海宁姐姐身上。她说:“他们一天天把我带大,那么我也许也能,一天天的陪着他们变老!”

百善孝为先,我们要以孝心少年为榜样,从现在开始,从小事做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孝敬父母和长辈,让孝心在幸福生活中开花、绽放,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孝”上面是老,下面是子,一个字就给中国人定下了做人的规矩。孝,不分大小,不分远近。——最美孝心少年

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3

孝这个字虽然只有简简单单的几笔,但却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传承的美德。孝不是古人随便创造出来的字,老在上,子在下,就是时刻提醒我们百善孝为先,让我们孝行天下,把这个中国人必须做到的规矩一代代延续下去。

前一个星期,叶老师推荐我们看了寻找孝心最美少年的颁奖典礼,我被那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打动了。他们帮助爸爸妈妈做家务,甚至小小年纪就承担起了家庭的所有责任。看到这一个个场景,我的脸红了起来。我的年龄和他们差不多,平时在家里听到妈妈说:“心心,赶紧帮我来扫地。”而我却满脸不情愿地说:“我刚刚做完作业,累死了,等一下再来。”每当这个时候,爸爸妈妈就自己忙起来。

我们是00后,是泡在蜜罐里长大的人,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神仙般的日子,就像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每天都是爸爸妈妈为我们服务,没有感谢不说,有时候还会抱怨这个不好,那个不好。独生子女的一代更使我们成了父母的掌上明珠。这也养成了我们不团结,没有责任意识的性格。

然而,这些孝心少年却在家里独立分担家务,即使面对困难,他们还是在这条通往孝心大门的路上勇往直前,自强不息。孝是什么?它是一种发自内心表达的情感,哪怕是一件小事。孝是什么?它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东西。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用生命交接的链条。从现在开始,我们要树立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弘扬中华民族的精神,弘扬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如果我们每个人都继承了这种精神,如果全中国的同学们都发扬了这灿烂的名族气节,让我们每一个角落都盛开孝心之花。那我们的孝心少年还需要找吗?所以,在这里,我希望趁父母健在的光阴,好好地孝敬他们。哪怕是帮他们捶捶背,帮他们炒菜,一声近在咫尺的问候,一个深情地拥抱。

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4

众里寻你,爱是唯一的指引;孝的承诺,温暖了你我的心。

老话常说:“百善以孝为先。”可是,现在这个社会还有几个人做到了孝呢?今天我看完《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后,我深深的被他们的言行,举止而感动,被他们坚定的信心纯洁的品质而征服。论年龄他们只是初中,高中一个个普通的学生,可论行为,他们却是正在大写的人啊!

孝,上面一个老字,下面一个子。显而易见就是说中华儿女要永远守候在父母身旁,照顾他们,关心他们,为他们尽一份孝心!可我们做到了吗?

有这样一个家庭,虽然并不富裕,却一直向前走着,突然爸爸倒下了,走不动了,倒在了床上。妈妈离开了开了这个家。家里的孩子当时只有六岁,然而他却悄悄地做了一个决定:我要推着这个家继续向前走!她就是最美孝心少年黄风。在这个家快要垮掉的时侯,是 ……此处隐藏6211个字……孩,但是因为眼睛看不见,不能到幼儿园工作,我想长大以后替妈妈完成这个愿望。”说起自己的理想,荠悦的眼睛里透着认真与坚定,也透着对妈妈的爱。

在了解王荠悦之前,很难把瘦弱整洁的她和洗衣服、交水电费等等这些事情联系在一起。她是一个小天使,不只是因为过早地承担了生活的担子,而是因为她身上传承的“孝心”、 “坚强”和“担当”。她把这一切看作理所应当的事,这正是她心灵本质的流露。多么好的孩子,多么可爱的天使,愿她一直绽放成长的笑脸,收获更多的幸福。

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13

由央视组织的大型公益活动“20xx寻找最美孝心少年”近日结束评选。我市8岁男孩曹胤鹏被评为全国十佳“最美孝心少年”。

8岁男孩增肥20多斤捐髓救父,本报曾对曹胤鹏捐献骨髓救父亲进行了多次报道。小小少年的孝心举动打动了很多人。

曹胤鹏,大马路小学学生,如果不是这次捐献骨髓,他应该正在学校里读3年级。今年年初,曹胤鹏的爸爸曹磊被检查患上了白血病,需要骨髓移植。在向骨髓库寻求配型没有成功之后,8岁的曹胤鹏坚定地表示要捐献骨髓救爸爸。

曹胤鹏说:“给爸爸捐骨髓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我是爸爸妈妈生的,爸爸对我那么好,现在他病了,我一定要救他,而且,只有我能救他,别人想救还救不了呢!”

决定要捐献骨髓的时候,身高1.4米的曹胤鹏体重60多斤,就是个平常孩子的体重。但这个体重距离捐骨髓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医生说,鹏鹏需要体重达到90斤才具备捐骨髓的条件。

为了救爸爸,曹胤鹏开始了增肥计划。先从增大饭量开始。每天三顿饭,曹胤鹏都要吃得比平时多。突然提高了饭量,曹胤鹏一开始也不适应。按照平时的饭量,已经吃饱了,但一家人说,再吃一点才能救爸爸,懂事的曹胤鹏就又端起了碗。

不能光长体重,还得加强锻炼。每天晚饭之后,曹胤鹏就在家人的陪伴下,围着小区快步走,每天晚上都要走1个小时左右。

多吃饭,加强锻炼,2个多月的坚持,曹胤鹏成功地将体重增到了93斤,最终达到要求,成功给爸爸捐献了骨髓。小小少年的孝心举动,感动了很多徐州人,也成为“彭城好人奖”年龄最小的获奖者。

这次在央视组织的大型公益活动“20xx寻找最美孝心少年”评选活动中,曹胤鹏因捐骨髓救爸爸的孝心举动,成功被选评为全国十佳“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近日完成录制,预计在10月上旬播出。

在此之前的20xx年,我市少年邵帅因捐献骨髓救妈妈,成功被评选为当年年度的全国十佳“最美孝心少年”。

社会学家评价说,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邵帅和曹胤鹏两个男孩,用自己的行动生动地阐释了孝敬的含义。两个徐州男孩的行为值得大家大力宣扬,也理应收获更多的赞许和帮助。

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14

“孝,人之本也。”在观看央视“最美孝心少年”节目之后便对这句话有了更加深刻的体悟,少年们小小年纪便背起了家庭的重担,践行着“孝”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用自己幼小的身躯挺起这一个个脆弱的家庭。

他们的孝心着实让我们感动,然而在感动之余,不解和疑惑也逐渐浮现:把这些可怜的孩子们的故事堂而皇之地摆在公众面前,对于他们来说是不是有些太过残忍。

他们有着不幸的命运和坚强的心灵,这一切都被媒体发掘出来以一种残忍的方式展示给公众:刚刚失去了母亲的孩子被频繁问道:“你想你的妈妈吗?”,然后把他的眼泪展现给全国的观众;不想让同学和老师看到自己摆摊的孩子由于这个节目让自己的事情被所有的人知晓;现场重现过程中的拍摄又显得如此做作和无情……

是的,他们的孝心是积极向上的,是在全社会提倡孝道,是宣扬一种正能量,可是这些孩子也许只是想要平平淡淡的正常人的生活,也许只是想陪生病的父母走完最后一点互相陪伴的时光,也许只是认为自己做的这一切一切都只是做人的本分。也许他们没想到自己的故事要被放在镁光灯的强光之下,接受众人的直视。

宣扬孝心、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公众媒体的义务,但是这样的方式显得如此冷漠,缺少一种人文关怀的渗透。再来看看近年来的各种节目,公众媒体对这种人文关怀的缺失越来越明显,比如前一段时间比较火的各种明星选秀活动,便是从才艺选秀变成了比惨的大会,参赛选手的各种悲伤往事都变成了提高收视率的噱头,添油加醋之后便被搬上了镜头之前。

我们需要精彩的节目,然而我们更看重的其实是节目背后的真情实感,是浓厚的人文关怀,是真实动人的故事。幸而这种思想也越来越能引起人们的共鸣,更加真实纯粹的节目正在上演,更加温暖可爱的画面正在一点点触及柔软的心灵,社会正能量正在以一种更具人文关怀的方式传递。我想,这边是我们真正想要的公众媒体,真正提倡的人文表达方式。

希望将来,我们再表扬孝心的时候,更够以更恰当的方式,能够更多地顾忌孩子们的感受,如此,不仅孩子们的自尊能够得到保护,作为观众也能体会到浓厚的人文关怀,公众媒体才能以一种更温暖的方式出现在公众面前。

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15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20xx寻找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十位获奖少年的故事感人至深,平凡而美丽。他们面对苦难时,坚强地撑起了整个家,用实际行动孝敬长辈,孝敬父母,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

当同龄人心安理得地享受着来自父母的宠爱时,有一群孩子早早地担起了家庭重担。他们用单纯、善良的孝行诠释着血浓于水的亲情,这才是这个时代真正的正能量。

我印象最深的是李依桐、李易轩姐弟俩,他们是一对10岁的孪生姐弟。几年前,爸爸离家出走,妈妈患有风湿和骨刺。常言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因为没有工作,妈妈靠摆地摊、打短工为生,收入微薄,家里连租一间像样的房子的钱也拿不出来,姐弟俩不知和妈妈搬了多少次家。

从他们懂事起,姐弟俩就承担起了许多同龄孩子不曾问津的家务。每天,当很多孩子还在等着父母给穿衣服、开车接送的时候,姐弟俩早已起床,开始帮妈妈准备当天摆摊的东西,然后就跑步去学校。放学后,就会来帮妈妈看摊卖货,天黑了才伴着路灯和妈妈一起回家。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姐弟俩的学习一直名列前茅。姐弟俩不仅学习刻苦,而且酷爱舞蹈,在舞蹈方面表现出了令人欣喜的天赋。为了让孩子们能快乐地成长,妈妈为他们报了舞蹈学校,并且借钱缴了学费。舞蹈学校的老师得知姐弟俩的事后,还为他们减免了一人学费。为了多挣一些钱,他们经常在节假日参加一些婚庆和开业庆典演出,成了市上小有名气的舞蹈小龙凤。每次演出结束,姐弟俩都要带好吃的给妈妈。

他们虽然才10岁,可已经学会了自食其力,现在他们最大的心愿就是多挣一些钱给妈妈看病。

看到这么懂事的他们,我的脸火辣辣的。想想为了买自己喜欢的玩具,一不高兴就发脾气,摔东西;妈妈为我好,告诉我多穿衣,我没好声地说她罗里吧嗦;自己的袜子从不洗,还埋怨妈妈洗的不干净......

看完颁奖典礼后,我望着亲爱的爸爸妈妈,心中充满了深深地愧疚。我连忙给爸爸妈妈鞠了一躬,说:“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我以后会改变自己的!”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这一秒开始,让我们一起用爱、用行动去孝顺父母吧!

《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汇编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