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发扬成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是正确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农机专业技术工作总结,欢迎大家分享。
农机专业技术工作总结1作为农业技术工作人员,做好每年的工作总结很重要,不但可以总结这一年的好的地方,也可以把自己的不好地方总结出来来年纠正。下面是我的农业技术员工作总结。
随着农产品市场的转型,农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如何正确引导农民参与市场竞争,抵御市场风险,追求最佳效益,成为我们区委、区部门十分关注、着力解决的课题。近年来,我们坚持以增强农业综合竞争实力为目标,提高农民市场组织化程度为途径,培育壮大市场竞争主体为抓手,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发展路子进行了有效探索。去年,全区农业总产值达xxx亿元,其中多种经营总产值达xxx亿元,分别同比增长xxx、xxx;农民人均纯收入xxxx元,同比增xxx。其主要做法: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持用市场经济规律来指导。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我区一段时期曾出现农业增产不增效、农民收入增幅逐年下降的情况,这些问题引起了区委、区部门的高度重视。
一是深入开展调查,认真剖析原因。通过部门座谈、群众走访、典型分析、数据对比,我们深刻认识到:分散的农民、无序的竞争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效益流失的关键所在;农业要增效、农民要增收必须着力培育市场竞争主体,把农民有效组织、联合起来,走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的道路。
二是理清工作思路,瞄准工作方向。农民知识层次不齐、生产方式不同,区域生产条件不一、产业基础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培育市场竞争主体是我们区委、区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对全区农业现状进行了分析,坚持实事求是、分类指导、放手发展、逐步规范的原则,着眼长远,合理规划。全区xx优质高效渔业、xx名品花卉苗木板块、xxx特色林果板块三大农业经济板块、畜牧、水产、花木、林果、蔬菜、米业等六大农业支柱产业,每个板块、产业力求实现“四个一”:有一个重点专业批发市场,有一些农业科技示范区,有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有一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同时,以此为切入点,坚持循序渐进,梯度推进,培育壮大市场竞争主体的实力。
三是统一思想认识,形成发展合力。为了树立培育市场竞争主体的意识,营造培育市场竞争主体的氛围,我们多次组织农口部门负责人、镇分管农业领导、农业龙头企业代表外出参观学习、开拓视野,先后召开农业和农村工作、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等一系列会议,进行理论灌输、思想发动、舆论宣传,奠定坚实的思想和工作基础。
二、正确引导,科学调控,坚持用行政调节手段来落实。
一是突出规划调控。按照做大、做强xx特色林果板块、xxx水产养殖板块、xxx花卉苗木板块的农业区域布局规划的原则,我们对凡是在三大经济板块内,新建符合区域产业发展方向的加工企业、示范园区、合作组织,实行“三个优先”:申报项目优先立项,扶持资金优先安排,科技成果优先考虑,如:今年我区申报并落实到位的市级以上农业项目xx个,争取上级扶持资金xx万元,xxx左右的资金都集中在这三大板块。
二是注重典型引导。我们采取部门分工、相互挂钩、重点扶持的办法,积极培育各类典型。区农林局利用行业主管部门的技术优势,积极实施挂钩帮扶,每个局领导和中层干部蹲点1个镇,挂钩2个高效农业示范基地,结对帮扶3个种养大户,联系帮扶40个服务载体;通过强有力的典型引导,使我区农业市场竞争主体实力日益强大。
三是加强资金扶持。近年来,我们改过去的“天女散花”为“集中扶持”,制订完善了《农业结构调整财政扶持资金管理的意见》,优化资金投向,择优扶持一批对本地产业有带动作用的重点项目。去年,我区xxx万元的农业结构调整财政扶持资金(不含科三经费)集中用于xx个项目,平均每个项目扶持资金达xx多万元。
三、抓住关键,有的放矢,坚持用分类指导方法来推动。
我们区委、区部门从三个层面着力培育壮大农业市场竞争主体。
一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近年来,我区依托主导产业,大力发展食品加工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形成省、市、区三级加工龙头企业群体,带动农业产业调整与发展,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和农业整体效益。目前,我区拥有省级龙头企业x个,市级龙头企业x个。去年全区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xxx亿元,利税xxx万元,利润xxx万元,出口创汇xxxx万美元。尤其是外资开发农业实现了“零”的突破。总投资xx万美元的xx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落户xxx,开发淡水鱼加工。
二是培育壮大合作组织。我区把培育壮大合作组织作为增强市场主体“谈判”地位的关键,制订下发了《关于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意见》,对新建的规范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实行以奖代补,指导一批专业大户和农民经纪人队伍自发组织起来,组建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重点是坚持“三个一批”,即围绕主导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培育一批;按照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改革规范一批;对运作比较规范、带动力强的,通过完善机制、强化服务功能提升一批。利用这些有效载体,解决了农业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去年,全区新批建立专业合作社x家,累计已达xx家,实现销售收入xx亿元,累计入社社员达xxxx名,劳动农户x万余户。
三是培育壮大示范园区。我区制订了《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管理办法》,组建了领导小组,培育壮大了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能力强、示范辐射面较广的科技示范园区,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今年,我区按照“养殖进小区、种植上规模”的模式,扶持壮大了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目前,区级以上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累计达xx家;无公害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xx个,面积达x万亩。
四、加强协调,强化服务,坚持用良好发展环境来促进。
一是搞好科技对接。为切实帮助农业合作组织、示范园区等市场竞争主体,解决“怎样调、调什么”的问题,解决增强科技支撑能力、夯实发展后劲的问题,我们利用“国家搭台、企业唱戏”的模式,每年举办农业科技经济对接洽谈会,邀请一批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来我区传授科技知识,使我区大部分龙头企业、示范园区、规模大户能利用先进的科技成果来武装自己,努力抢占市场竞争的制高点。
二是加速土地流转。我们认为:培育壮大市场竞争主体,不能停留企业、个人的“一亩三分地”,必须要有足够的规模和实力。为帮助市场竞争主体发展规模经济,确保土地等生产要素优化组合,我们积极帮助协调解决土地流转中的矛盾,促使其连片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区土地流转面积xxx万亩,占承包耕地总面积的x;流转户数达xxx户,有效地解决了规模农业发展的“瓶颈”制约。
三是推进农商 ……此处隐藏22734个字……,9月底依照自治区土肥站拜托对项目县进行地级验收。
7、农业技术服务及科技培训情况
结合农业生产实际,本着服务与农业、农村和农牧民的主旨,中心成立了7个农业科技服务组,共14人,其中:农业推行研究员2人,高级农艺师4人,农艺师8人。各县(市)也相应成立了技术服务组,在春耕生产、农作物生长等关键时期定期不定期的下乡村进行技术服务。技术服务的同时,通过现场技术咨询、指点、科技资料发放、专题技术培训、技术讲座等方式,积极向我区农民普及科技知识,根据我区农业产业结构调剂和发展特点农业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宣扬农业标准化等相干知识,使培训工作获得实效。截至目前,共展开科技培训399期,培训农牧民7万余人次,发放科普资料3万余份。
8、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20xx年12月,经地区编委批准,我中心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今年3月配备了工作人员、明确工作任务、制定了相干工作职责,并及时与自治区有关部门进行业务对接。前期侧重对农产品检验检测工作通过信息、报纸进行大力宣扬,以提高广大大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认识。并展开农资法律法规宣扬培训,培训人员达百余人。4月8日⑴6日,对我区6县1市及北屯镇的农药经营户进行检查,并对6县1市的大棚蔬菜和外地进入我区的蔬菜进行了农药残留检测。针对检查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建议,安排专人负责,加强监管力度。中心研究并制定《无公害主要蔬菜品种种植技术规程》,同时,大力推行无公害农产品及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组织《阿勒泰地区农业地方标准——无公害种植业栽培技术规程》的实行推行,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我中心承当的《无公害食品食葵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无公害食品打瓜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等14项《自治区地方标准》,通过自治区、地区两级农业部门专家审定,于今年3月1日发布实行。
9、积极申报项目
依托项目资金,大力展开农技推行工作中心承当实行《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研究与推行项目》和《打瓜机械化技术示范推行项目》,逾额完成项目合同预期的目标,项目实行规范,两项目全部通过地区科技局的验收。
20xx年申请的《5039油葵膜下滴灌高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板椒线椒(干椒)大面积高产栽培技术研究》、《阿勒泰地区农作物品种资源搜集分析与评价》3个项目正在实行当中。
农机专业技术工作总结15为认真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关于印发<2020年第三届全国农业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农机修理工技能竞赛实施方案>的通知》(农机管〔2020〕17号,以下简称《通知》)精神,按照吉林省农业农村厅的安排和部署,吉林省农业机械化管理中心(以下简称省农机中心)于8月26日至8月28日在农安县举办了第三届全国农业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农机修理工技能竞赛吉林省初赛(以下简称吉林省初赛)。现将吉林省初赛活动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保障竞赛活动有序推进
接到《通知》后,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吉林省农业机械化管理局和省农机中心领导高度重视,及时作出批示。省农机中心召开党委会就如何参加好全国大赛进行了专题研究,明确一名副主任牵头负责抓好此项工作,同时成立了吉林省初赛工作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省农机中心副主任王云福担任,副主任由省农机中心农机标准管理处处长刘浩(兼吉林省竞赛联络人)担任,成员由省农机中心农机标准管理处、产业发展处、信息处等相关人员组成。
为切实抓好本次竞赛活动,吉林省初赛工作办公室多次召开工作会议,就应对疫情等不利条件,如何从实际出发选拔参赛选手?如何落实大赛组委会要求,做到节俭办赛?如何实事求是确定参赛目标、初赛地点、时间和技术指导人选、邀请培训指导教师等事项进行了认真研究,起草了吉林省初赛工作方案,积极推进吉林省初赛各项工作扎实有效落实。
二、有效沟通,畅通活动信息传递
为选拔出理论知识过硬、操作技能熟练的高素质农机维修人才代表我省参加全国竞赛活动,省农机中心第一时间印发了《2020年第三届全国农业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农机修理工技能竞赛吉林省初赛实施方案》(吉农机管字〔2020〕18 号),同时又通过吉林省农业机械化信息网和相关媒体广泛宣传开展本次竞赛活动的重要意义和相关要求。吉林省初赛工作办公室还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对我省重点的农机维修企业、维修网点、农机生产经营企业和组织进行了通知,确保了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广泛性和有效性。
三、结合实际,严格选手遴选
本次吉林省初赛活动的考核内容以《2020年第三届全国农业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农机修理工技能竞赛实施方案》为依据设置,具体内容包括理论考试和拖拉机悬挂旋耕机作业机组综合故障诊断与排除、全喂入谷物收割机综合故障诊断与排除两个项目实操比赛。理论知识考试和操作技能竞赛均采取百分制,按照理论知识得分的20%、操作技能得分的80%计算总成绩。为保证本次吉林省初赛活动公平、公正,本次活动还聘请了两名曾经执裁过国家级赛事的裁判和一名我省农机行业资深专家执裁。
由于我省近期正处于秋季维修大忙季节,工作小组充分考虑到农机维修从业人员参赛的实际困难,从我省实际出发,通过下发文件、电话沟通、实地考核等方式,广泛动员和筛选本次吉林省初赛的参赛选手。对于重点选手,本着方便群众的理念,前往选手所在县(市)进行考察。动员、考察期间,各地农机主管部门积极响应,相关农机企业、维修网点主动配合,为本次吉林省初赛活动输送了优秀的农机维修人才。
经过赛前重点考核、动员,来自长春、松原、吉林等地的9名选手在全省众多维修技能人才中脱颖而出,参加我省初赛角逐。比赛期间,恰逢台风“巴威”登陆,在气象条件恶劣的不利条件下,工作小组顶风冒雨,严把考核关卡,对每一报名选手进行了严格的筛选,经过理论知识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最终来自前郭县吕新农用车修配厂的选手吕振新、白城广达汽贸松原分公司的选手李海鹏以及农安县军灿农机合作社的选手刘乾坤三名选手在多名报名选手中脱颖而出,位列省级初赛三甲。
四、广泛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农机维修是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机械正常作业的重要保障。农机维修质量问题不仅关系到农业机械的技术状况和节能减排,也关系到维修当事人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人身安全。工作小组以本次吉林省初赛活动为契机,将农机维修工作的重要意义向农机主管部门、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农机操作手、农机维修从业人员进行宣讲,提高了农机部门和相关从业人员的认知,重视农机维修工作的良好氛围已经形成。
积极谋划,提升我省农机维修服务能力水平
一是以本次竞赛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提高我省农机从业人员对农机维修工作重要性的认知,大力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营造重视、支持农机维修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是通过本次竞赛活动,形成维修人才联系长效机制,通过各地优秀农机维修从业人员的“传帮带”作用,锻造出一支素质优良、技术过硬的基层农机维修服务队伍。
三是以本次竞赛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我省农机维修服务体系建设,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做好服务工作。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