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古诗词赏析试题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我们需要用到试题的情况非常的多,借助试题可以更好地考核参考者的知识才能。大家知道什么样的试题才是规范的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古诗词赏析试题,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古诗词赏析试题1(一)古诗词鉴赏。(3分)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7.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现的画面。(2分)
8.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分)
答案:7.略。评分:共2分。开放性试题,描绘应表现出平也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景色特点,语言流畅即可。8.思念故乡评分:共1分。
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7~8题。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才匕篇,兼怀子由。
明月儿时有?把酒问青天。不多。天上官闭,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高处不胜寒。鱼生元竟色j勉座上且。转朱阁,低绩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国?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婢娟。
7.请就词中加线句子的内容质疑(只提一个疑问,不作答)。(2分)
答:
8.简析“转朱阁,低椅户,照无眠”一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
答:
答案:7.示例一:是在月宫(天上)起舞,还是在人间起舞?
示例二:“何似在人间”是说天上好,还是人间好?
示例三:“清影”是月亮的影子,还是人的影子?
三、阅读古诗《过零丁洋》,完成10-11题。(4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0.“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在诗的颈联,诗人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和,地名与处境融合在一起,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诗人当时的心境。(2分)
1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影响深远。请说说你的理解。(2分)
答案:10、形式的险恶,境况的危苦
11、这两首诗表现了诗人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人难免一死,为祖国舍生取义,一片丹心永垂史册;直抒胸臆,表现了以死明志的决心,表现了民族气节。
语文古诗词赏析试题2一、积累和运用(25分)
(1)子日: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则》)
(2)予独爱莲之__________________,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3)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______。(赵翼《论诗》)
(4)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6)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7) ____________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8) __________________,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9)皎洁的月亮引人遐想,令人动情。豁达的苏轼望月感怀,思索人生,悟出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的哲理;洒脱的李白邀月共饮,排遣寂寞,咏出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的浪漫。
【答案】
6. (1)思而不学则殆(2)出淤泥而不染(3)各领风骚数百年(4)天涯若比邻(5)谁家新燕啄春泥(6)波撼岳阳城(7)安得广厦千万间(8)马作的卢飞快(9)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每空1分,共12分,错别字每两个扣1分)
4.古诗文名句默写。(5分)
(1)我寄愁心与明月, 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________________ ,老木沧波无限悲。(陈与义《登岳阳楼》)
(3)问渠那得清如许? ________________。(朱熹《观书有感》)
(4)只恐双溪舴艋舟,_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武陵春》)
(5)当生与义不可两全的时候,众多见义勇为者用行动诠释________________ 。(《孟子》)
【答案】
(1)随风直到夜郎西(2)白头吊古风霜里(3)为有源头活水来(4)载不动,许多愁(5)舍生取义(者也)
6.古诗文名句默写。(6分)
(1)________________ ,在水一方。(《诗经 秦风》)
(2) ________________,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3)谁道人生无再少?________________ !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浣溪沙》)
(4)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________________ 。(《孟子告子上》)
(5)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人发出了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的呼喊,这充分体现了杜甫推己及人的博大胸襟。
【答案】
6、(6分)(1)所谓伊人(2)黄梅时节家家雨(3)门前流水尚能西(4)舍生而取义者也(5)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旬。(任选其中6句)
①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 。 (《论语,为政》)
②然后知________________ ,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告子下》)
③问君何能尔?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
④ ________________,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⑤: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_______________ 。(李煜《相见 ……此处隐藏3251个字……/p>
示例:江水浩淼,春潮涌涨,放眼望去,江岸齐平。顺和的江风中,一叶白帆端端直直地高悬在广阔无边的江天上。
三、《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这首诗描写了西湖早春景色,诗中哪些字是紧扣“早”字来写的?
初、早、新、渐、浅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钱塘湖早春景物的喜爱之情
3、概括这首诗的内容。
描绘了钱塘湖畔旖旎的早春风光,表达了对大好春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试着从某一个角度对本诗写作上的特点作一点分析。
泳“早”来形容黄莺,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爱:树上的黄莺一大早就忙着抢占最先见到阳光的“暖树”,生怕一会儿就会赶不上了。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而不知是谁家檐下的燕子,此时也正忙个不停地衔泥做窝,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
5、“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诗除了描绘出钱塘湖初春
的景象之外,还间接地记述了诗人在湖边骑马春行的情景。
四、《天静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小令中“枯藤”、“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深秋晚景图
2、这首小令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游人孤寂悲苦的心情
3、对这首小令分析不当的一项是(B)
A“枯藤老树昏鸦”渲染了一种暗淡凄凉的气氛,暮鸦归巢,使游子动了思乡之情。
B“小桥流水人家”描写了诗人记忆中的故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而今身在异乡,越发感到孤独。
C“古道西风瘦马”一句描写了伫立于寒风之中诗人孤独、寂寥的形象。由马的“瘦”可以联想到诗人的疲惫、困乏。
D“断肠人在天涯”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感受,在前几句“景”的渲染下,诗人的思乡之情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五、《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运用了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
2、试分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直”和“圆”的表达作用。
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奇异景象,表现了作者的真切感受。
六、《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阴阳割昏晓”一句写出了泰山巍峨(高大)的特点。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蕴含的人生哲理是什么?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
站得高,看得远;只有登上绝顶才能俯视一切;只有努力战胜困难,才能享受成功后的自豪与喜悦;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3、请从“钟”字入手,对“造化钟神秀”这句诗作简要赏析。
“钟”字赋予大自然以人的情感,是大自然把泰山营造得神奇秀丽,从而表现泰山的神奇秀丽景象。
4、“齐鲁青未了”一句表现了泰山的高大;“造化钟神秀”一句描写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决眦入归鸟”一句蕴藏了诗人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5、“阴阳割昏晓”中的“割”字使用精当,请简要赏析。
形象地表现出泰山高耸陡峭的特点,像一把利剑把世界分割成明暗两部分,用字极富神韵。
语文古诗词赏析试题91.在“经典诵读”活动中,有同学在读下面两首诗的时候提出两个问题,请你帮助解决。(6分)
【甲】夜雨寄北李商隐【乙】芙蓉楼送辛渐①王昌龄
君问归期未有期,寒雨连江夜入吴,
巴山夜雨秋涨池。平明②送客楚山孤。
何当共剪西窗烛,洛阳亲友如相问,
却话巴山夜雨时。一片冰心在玉壶③。
【注释】①辛渐:王昌龄的朋友。②平明:黎明。③冰心:像冰一样纯洁明净的心。玉壶:玉制的剔透明亮的壶。冰心、玉壶都喻指高洁、清白的品质。
⑴“巴山夜雨秋涨池”“寒雨连江夜入吴”,这两句中诗人写“雨”有什么作用?(2分)
⑵这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思念亲友的思想感情,但侧重点有所不同,【甲】诗中“何当共剪西窗烛”表达了的情感;【乙】诗中“一片冰心在玉壶”表达了的志向。(4分)
答案:⑴(2分)渲染气氛,融情于景。(各1分,意思对即可)
⑵(4分)急切与妻子(亲人)见面坚守高洁、清白的品格(节操)(意思对借款)
2.诗词鉴赏。
西归绝句①
[唐]元稹
五年江上损容颜,今日春风到武关。
两纸京书②临水读,小桃花树满商山。
【注释】①本诗作于元和十年春元稹从被贬地奉召还京途中。②书:信。这里指元稹的好友李复言和白居易的书信。
21.诗歌前两句都是通过叙事来抒情,其中第一句对第二句起到了作用。(2分)
22.景语皆情语,第四句以景语收住全篇。请用自己的话,对此句加以描述。(2分)
答案:21.反衬或衬托
22.(诗人临水读罢友人书信)猛一抬头,忽见岸上嫣红一片。放眼远眺,只见商山开满桃花,春色妍丽,喜悦之情更为浓郁。
3.诗词鉴赏。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6~7题。(共5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6.对这首词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2分)
A.上阕中“八百里分麾下炙”一句描绘了将士们饱餐烤牛肉的热闹场面。
B.下阕中“马作的卢飞快”一句表现了将士们勇往直前、势不可挡的锐气。
C.全词刻画了一个虽人近暮年,仍雄姿英发,亲自领兵上阵杀敌的英雄形象。
D.全词反映了作者渴望完成抗金大业却壮志难酬的现实。
7.对这首词赏析不当的一项是。(3分)
A.“沙场秋点兵”一句写阅兵场景,“秋”字为阅兵场景增添了悲凉之气。
B.“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一句呼应题目,是作者与陈同甫的共勉之词。
C.词的上下阕一般会“换意”,但这首词却突破传统,词意上下贯通,展现了一幅战争场景,甚为独特。
D.“可怜”两字凸显词中人物的情感变化,从前九句的壮怀激烈陡然变为末句的黯然伤神,波澜起伏,言近意远,实为大家手笔。
答案:6、c7、a
文档为doc格式